高考作文写作指南

  高考作文写作指南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需要从关注的重点问题出发,精选材料,立足语文素养,着眼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现实问题。

  直接与现实契合的作文题无需多言,如“大学专业选择”“送礼物与送钱”等。而那些看似与现实没有直接关系的作文题,实际上也与现实紧密相连。例如,“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这个题目,联系国家在核心技术上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我们就能明白出题人的良苦用心——只有创新创造才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动力。

  此外,新课标指出,真实且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高考语文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情境化命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主要特征之一,题目设计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考生首先要能进入情境,然后才能展开下一阶段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而“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考生对自我身份没有明确认知,就难以对情境产生认同,也就无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从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的角度看,现实问题指向的作文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小我”与“大我”融合,将个人的人生方向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有教育专家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终身运动者、优雅生活者、问题解决者、责任担当者”,其中的“问题解决者”,强调的就是青年人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也要尽己所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理念。

  因此,在作文审题时,考生需要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构思:

  梳理材料中的问题:将材料中涉及的问题一一梳理出来,并按照重要性排序。

  提取关键问题:提取能够笼括整个材料的关键问题。

  解决关键问题:围绕关键问题展开写作,提出解决方案。

  明确青年责任:阐述当代青年在解决问题中应发挥的作用。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问题通常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对于材料作文而言,问题往往隐含在材料中。考生需要从中提取问题,然后筛选出关键问题,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写作。对于话题作文,话题提供了讨论的核心概念,而概念所依托的前提和背景则隐含在材料中。在高考作文写作中,不能回避问题,要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欠缺身份意识是作文缺乏深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考场写作中,考生至少有两重身份:一是参加高考的考生,二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青年。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选材和命题都要从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角度出发。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积极响应命题者对“青年立场”和“青年身份”的要求,带着自我思考、情感和责任去完成写作任务。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中国读书人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针对社会问题发表文章,依然是介入现实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对“时”和“事”的关注。作文要有益于时,有补于世。不能联系现实,就会导致写作凌空蹈虚,大话套话泛滥。

  在具体操作中,考生可以将材料所涉及的问题都罗列出来,然后按照重要性排序,提取能够涵盖整个材料的问题,并以此进行立意。

  明确关键问题、立足青年身份、联系现实生活,这样的写作方向有助于考生写出有深度、有质量的作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