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说再赶上个不闻不问,孩子很贵,我们不配
回家,从来不是不得已,而是我愿意。
这份愿意不止是对孩子说的,因为无论如何孩子都值得;这份愿意也是对伴侣说的,因为有他/她的看见,一切都值得。
追《奇葩说》的妈妈们应该在上一期飚了不少泪吧?
这期的辩题是:“老婆年薪好几百万,要不要当全职爸爸?”
无论正方还是反方,很多论点都非常现实地说出了女性的现状、家庭分工的无奈以及孩子成长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今天不想过多谈辩题本身,因为现实情况远比题目复杂多了,每个家庭权衡的原因也不止金钱一个。
但是很想聊聊冉高鸣这段直冲热搜的孩子很贵,我们不配。
“歇后语小王子”宝藏选手,果然名不虚传。
前边差点笑岔气儿,后边却又情不自禁地哭了。
更打动我的,莫过于他聊到儿时经历时流露的真情实感。
他说地没错,这个话题他吃亏,一没结婚二没娃;但是也不亏,因为他有更让人心疼的童年经历。
而这些,足以让许多父母自省了。
回家,从来不是不得已,而是我愿意。
妈妈们生孩子、出产假后的一大难题是:以后孩子谁带?
婆婆或者亲妈能帮忙、婆媳关系和谐的,或许还好说些;没人帮或经济压力比较大的,一定会觉得非常难。
如果夫妻当中必须有一个人要全职,那么你会怎么选?
标准是什么?
真相是,大部分人都会同时衡量1和3。
如果一个妈妈年薪10万,一个爸爸不用多说,哪怕是年薪15万,恐怕全职的也会是妈妈。
婚姻也是一个修罗场,我们身处其中,便会时刻权衡利弊。
两害相权,自然取其轻;两份损失放一起掂量,自然牺牲损失小的那个,而标准可能就是挣得多少。
很可怕的是,大部分夫妻双方都在默认这个评价体系。
就像冉高鸣在辩论中所言:
难道全职照顾孩子、陪孩子的选择,就是因为谁不挣钱(挣钱少)吗?
我们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知道了照顾我们这么多年的妈妈或爸爸,照顾我不是因为他很爱我,而是因为她/他没有爸爸/妈妈挣钱多,我们怎么理解,家是什么?
家,是那个窝囊的人才该回的地方吗?
回家,是哪个赚不着钱的人才应该更后的归宿吗?
作为孩子,难道就是父母的角逐当中更后该被挑剩下的那个选项吗?
我觉得不是。
每个人都知道全职累,这是毋庸置疑的。
洗衣、做饭、擦地、收拾家,样样都要做…
然而全职真正的“累”远不止这些。
育儿的压力,社会的脱节,他人的不解,收入、社交、兴趣的归零等等,每一项都足以让全职的那一位崩溃,更不要说再赶上个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甚至反口指责的另一半。
还记得之前轰动全网的“全职带娃1年后离婚”的奶爸小强吗?
当被问及为什么离婚时,小强只说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他说:
柴米油盐的琐碎私生活不断侵蚀着生活,这么多年感情也不断被冲击留下一地鸡毛。
是的,全职面对的难,不需要经历什么高山低谷、大起大落,鸡零狗碎就够了。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一个男人月薪多少才能撑起一个家。
一个赞数很高的回答是:
我月薪两万,但我认为撑起这个家的,是从不邀功的老婆。
因为老婆的付出,家永远是干净整洁的,被子永远是蓬松的,饭菜永远是可口的…
简单的话,我同样看哭了。
的确,全职的一切苦都算不得什么,也不足以将一个人压垮,只要另一半能看到,能给予足够的接纳、关爱和支持,就值得。
没错,每一位全职父母都值得被看见和被肯定。
也正像冉高鸣说的:
我不希望以后当我再看到全职父母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哈,她/他一定没有他的伴侣挣得多、有本事,所以才落得了一个回家的下场。
我希望我们以后再看到如果有全职爸时候,想的都是,她/他一定很能带孩子,所以他的伴侣才那么相信她/他,放心把孩子交给她/他。
全职,不是因为她/他们“没价值”而是因为她/他们“能带好”
孩子很贵,我们不配
这一期里,冉高鸣还讲述了他自己的童年故事:
我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长大。
小学的时候我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妈妈在家里照顾我,你们知道我更开心也更害怕的是什么,是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
开心在我们终于团聚了,可是担心在他俩没话说,我爸的工作,我妈不懂,我菜谱我爸不了解,那怎么办,就要我来找话题。
我周一到周五在学校收集小故事,希望在饭桌上面讲给他们听,我就像录节目一样,我还要心里想一想,哪个故事值得讲,在饭桌上做到,活跃气氛、带节奏。
这样的饭局,一周一次,我持续吃了六年,我可以救这个场,可是我成长道路上缺席的那个家长,谁又能救我的场呢?
所以,如果今天你们决定要孩子,我希望你们可以携手一起,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见证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你们沉默饭桌上的主持人。
孩子很贵,我们不配!
没错,孩子天然就是家庭的保护者,他们的内心希望家庭能够幸福和睦。
不管父母是因为什么原因感情不好,幼小孩子都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父母间的矛盾,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慌中,并采取自己的方式挽回。
有些孩子像冉高鸣一样在饭桌上当起了主持人,收集各种话题、活跃气氛,生怕冷场。
有些孩子则在饭桌上当起了调解员,察言观色、恐慌不安,生怕吵架。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更怕饭桌上父母吵架,她不敢走、也不想留,她要察言观色,看是该替妈妈发声、还是该替爸爸解释,如果能劝下来,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如果劝不下来她就会成为风暴的中心,接受来自父母对双方的问候。
妈妈对爸爸的不在乎,爸爸对不尊重,每一句回响在耳边的争吵声、辱骂声,都在提醒她:你有一对不相爱的父母,你的家庭不幸福。
她说从小更羡慕的就是父母不吵架的同学。
的确,无论我们是否像冉高鸣父亲一样长期身处外地,于很多家庭而言,夫妻之间都有许多尴尬或不和谐的瞬间。
如何更大限度不影响到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呢?
小的时候CC姥爷在外做生意,大了之后我们常年在外上学,但我们跟爸爸的关系都极好。
而跟任何一个家庭主妇一样,CC姥姥也绝非不抱怨。
相反,她经常跟我们两姐妹抱怨父亲很多:不修边幅,不重人情往来,性格倔强…
但,她多半抱怨的是爸爸作为丈夫的身份,而不是爸爸作为父亲的身份。
她从未抱怨过一句:爸把你们磕了碰了,爸不知道带你们学习玩耍,爸从来不管你们…从母亲嘴里听到的,大都是爸爸如何耐心地带我们玩,如何挂念我们。
上周末回去,我就又听到了她的抱怨。
知道你们今天要来,专门起个大早去买你们喜欢的鱼,生怕去晚了鱼卖完了。
嘿,你猜怎么着,这老先生就真的只拎了几条鱼回来,他就不知道顺便捎点菜回来么,不知道这么一大家子人除了鱼还得吃菜么,平白的让我再多跑一趟!
你说他这一把年纪了,心里真是没数,都不知道来多少人该准备多少东西,只顾着买鱼,一点都不知道多帮我分担,balabala…
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嗯,是啊,他真不是一个贴心的好丈夫,但是,他真的是一个爱我们的好爸爸。
即便爸爸不是妈妈眼中完美的丈夫,但妈妈却依然把他塑造成了我们眼中,完美的父亲。
当然,在冉高鸣的故事里,父亲的长期缺席也是值得反思的。
美国一名叫博朗尼·迈尔的临终关怀护士,总结了生命走到尽头时人们更后悔的5件事情。
第二件就是
之前看杨澜采访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吉尔博特,杨澜问他手头事情那么多,常分不清楚主次怎么办?
吉尔博特回答: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遗憾。
当然,并不是鼓励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职”进行24小时陪伴,真正有效的陪伴,看的根本不是时间,而是有没有用心。
每天哪怕只有一小时高质量的深度陪伴,都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莫大的帮助,也不至于在我们年老时后悔。
愿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够做孩子成长的见证人,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沉默饭桌的主持人。
更后也把冉高鸣的这段辩论的放上来,邀请大家一起聊聊:
你家是谁带孩子的?
全职是因为什么做出的选择?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全职
全职:专门担任某种职务的,就是按照公司的正常上班时间去工作。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