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就业季:考研或成香饽饽
当代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难?众人皆呼吁大学生“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但少有人能体悟当代大学生内心的苦楚。
去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总数达 1158 万,今年,这一数字持续攀升,已至 1170 万。
然而,一时的增长并非最骇人的,实际上,自 2004 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就开始持续上扬,20 年间,人数增长近乎 1000 万!
每年源源不断的应届毕业生,与仍在求职的往届生一同,你争我抢地角逐着有限的岗位。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令无数大学生苦不堪言。
史上最难就业季已然来临!铁饭碗消失,考研或成新的“世外桃源”。
然而,一切似乎并未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大学教师减薪潮,使教师这一岗位再度进入大众视野。
往昔,教师向来是众人公认的铁饭碗之一,一旦考上教师编制,便意味着拥有稳定收入、体面工作、受人尊崇的社会地位、丰厚福利以及令人艳羡的寒暑假。
然而近几年,教师这一职业却愈发艰难。
对于已在岗的教师而言,或许要面临稳定编制突转合同聘用制的状况;而对于那些意欲通过考教师编获取铁饭碗的毕业生来说,形势则更为严峻。
首当其冲的大问题,便是教师行业的门槛愈发高企。
若你身边有欲考教师编之人,那你定然听其言,如今考取教师资格证并非难事,真正困难的是考下教师资格证后,所面临的无岗可上的困境。
如今,哪怕是初中、高中招聘教师,多数岗位也要求最低学历为研究生,而这就让原本已极为激烈的本科生竞争市场更显惨烈。
在高门槛的限制下,那些手持教师资格证的本科生连竞争的机会都丧失了。
故而才会出现清华、北大毕业生批量竞争小学教师岗位的新闻。
而这一现象,并非仅出现于教师岗位,在公务员考试中,适合本科生的岗位亦越来越少,更毋论那些原本就受专业限制的本科生了。
于是,在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与越来越少的就业机会的双重夹击下,考研似乎成为众多本科毕业生的最后择选途径。
2022 年在学研究生总数为 365.36 万,较上一年度增加 32.12 万,2024 年贵州大学计划招收 5000 名研究生,五年增长 1358 人;河南大学于 2024 年计划招收 5800 人,增加约 300 人;宁波大学五年内招生数量自 2248 人增长至 3757 人。
在今年的两会中,更是提及将在未来持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考研,似乎成为当下本科毕业生的新“世外桃源”。
而在研究生持续扩招的大形势下,又出现考研难度增大、国家线分数上扬、部分高校不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等现象。
故而,今年的毕业生无不哀叹,人艰不拆,太难了,着实太难了!
其实,文文认为,要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绝非仅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这般简单,亦绝非让大学生们“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大学生薪资待遇,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否则,一味进行研究生扩招,无异于饮鸩止渴,在不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毕业,当研究生学历真的成为“新本科”学历时,发生在现今本科生身上的“就业难”问题,依然会在研究生身上重演。
届时,我们又该如何呢?
难道只得继续攻读博士了吗?
那么,你认为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何原因所致呢?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