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复试考什么?如何准备?
国家线已公布,复试将近,大家务必做好最后的冲刺!作者一战上岸法大民诉,系鱼跃学员。针对复试备考的困惑——复试考什么?如何准备?作者从复试考查形式和准备思路两方面介绍,经验分享贯彻“该输出什么”和“该怎样输出”,从而帮助师弟师妹在短时间内提升应试技巧!目前鱼跃法大复试系列产品均已上线,现在购买,可享拼团优惠。更多法大考研复试咨询,请扫码联系梅林鱼,加入法大复试群交流问题。
一、写在前面&个人简介
恭喜各位考生凭借自己的勤奋与积累,顺利通过竞争激烈的初试,成功进入复试考查环节!同学们欣喜激动之余,想必也会有一些困惑和迷茫——复试考什么,我该如何准备?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复试的考核方式和考查内容,笔者拟从复试考查形式和准备思路两方面进行介绍,从而消除各位考生初见复试而萌生的“幸福的眩晕”。
笔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专业23级硕士研究生,在一年前的研究生复试中取得了复试综合第四的成绩。具体分数情况如下:
笔者将从自己准备时的心得和教训出发,谈一谈复试时的经验和心路历程。
二、复试形式介绍
(一)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的基础情况如上图所示,不再赘述。笔者在此想要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专业课笔试的整体难度和考查形式与初试专业卷相仿,同学们已经经历过这一考验,因此不必惊慌。考查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和论述。在知识点选择上,可以看出复试与立法热点结合得更为紧密,往往会考查新近立法热点。论述题的设问更为开放深入,需要考生组织起逻辑性更强、观点更明确的答案。
其二,专业课笔试题量依然较大,考生注意作答上的时间安排。笔者做题时,感觉时间上并不充裕,这就要求各位考生不能松懈,依然需要保持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有着宽广精确的知识架构供自己检索知识点以迅速答题。在此基础上,需要合理分配时间,优先回答开放性较小,答案以复述课本知识为主的题目,再去回答综合性较强、开放度更高的题目。回答此类题目时,注意结构、内容上的完整性,优先保证结构上的完整,再去追求逻辑上的严密。
(二)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复试在笔试之后进行,时长为10~20分钟左右。笔者在此想要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专业课复试的考查形式较为新颖,考生们需要注意适应这一新形式。与笔试不同,复试需要考生根据主考官的提问回答问题,并且根据追问进行补充或进一步作答,这就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其二,考生们依然应当以基础知识为重,切忌回答半懂不懂的论文观点。根据对往年面试题目的分析,专业课面试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为基础,通常都是同学们复习过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同学们从基础知识入手,根据基础知识框架回答,并在这一框架内进行拓展延伸。如果自己叙述的观点自己都不够了解,不知道所述内容在民诉知识谱系中的定位和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那么只会越答越错、越答越乱。
其三,同学们不必过分拘泥于面试着装,注重舒适,得体即可。由于需要和考官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有助于自我实力的发挥,也能更好地向考官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
(三)英语面试
英语面试紧接着专业课面试进行,面试官会告知考生与生活关联度大的题目,考生有大概1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时间结束后根据题目设问现场作答即可。
可以发现,英语面试需要考生能够迅速根据题目设问组织语言,进行有条理有内容的输出。
三、复试备考方法介绍
正如民事诉讼中二审是一审的延续,复试亦是初试的延续,考查的能力在初试中就已经开始锻炼,只是需要根据复试的特殊形式和侧重考查点进行强化而已。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考试,本质上还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知识输出以符合题目的要求。准备复试需要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讨论:我该输出什么;我该如何输出。接下来我将根据各个考试形式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一)专业课笔试
如前所述,专业课笔试的考查形式和基础知识与初试无异,是同学们最熟悉但是最容易懈怠的考试形式。尽管专业课笔试只占总分的30%,但是同样需要认真对待。不能仅仅关注专业课面试而忽视了对专业课笔试的准备。
1.我该输出什么
(1)方法论构建
对于基础知识的构建,相信各位考生已经在初试备考中有了自己的心得和收获,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熟悉的知识体系,笔者不再过多赘述。有意者可以浏览笔者撰写的初试经验帖(参见鱼跃法学公众号:一战双考上岸法大民诉攻略:弄瓦者巧,九月开始系统复习也不迟丨鱼跃蓟门)。总而言之,各位考生要注意在知识体系中把握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在学习知识点时能够明白该知识点究竟处在知识地图的何处。除此之外,考生还需要进一步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够从一个知识点的论述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其他知识点为佳。
(2)复试笔试的特殊性
复试试题对于立法热点往往会投入比初试试题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对于立法热点有所侧重。同学们可以多关注2021年和2023年民事诉讼法修订的新内容,例如2021年修订中的线上线下诉讼效力同等原则、独任制度、确认调解协议效力案件,2023年修订的虚假诉讼制度、涉外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等。立法司法新动向也需要注意,例如民事执行立法成为当下重要立法任务,再如康美药业集团诉讼与民事诉讼法中代表人诉讼的关系都值得同学们了解并夯实相关基础知识。在去年准备复试时,我加入了鱼跃法学组织的民诉班群。群内有师兄分享重要论文,为我提供了很丰富的学习素材,节省了很多寻找论文的时间。
2.我该怎样输出
(1)方法论构建
具体的构建思路同学们可以参看上文提及的初试经验帖,此处仅引用得出的结论:首先,记诵知识点不是单纯地被动吸收,而是主动地输出知识点,记诵同样需要专注度和投入度。笔者背诵知识点时,往往会想象有一个人正在听我讲述这个知识点,那么我首先需要介绍知识点的内部框架,接着需要联系不同知识点进行串联分析,最后就重难点进行详细表述。此外,不必盲目追求字数多,只要你的观点全面,精简的表达未尝不是加分项。最后,输入和输出是一个相互交织,互相促进的功能。不管考生们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关键是将零散的知识用一根根思维的线连贯,最后纵横交织,变成发散的思维网络。如此,才能不遗漏,有拓展地进行高效输出。
(2)复试笔试的特殊性
复试的笔试题部分题型会提高难度,例如2023年复试笔试就考查过是否应当在独立的民事执行法中引入比例原则。因此,在具备构建基础知识框架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提升自己在不同知识点建立联系并研究比对的能力。就此题而言,笔者认为考生只有在脑海中勾勒出“比例原则”和“民事执行法”中有较大可能发生碰撞的知识点并且建立联系,才能提供条理较为清晰的论述结构。
因此准备复试笔试时,同学们需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去回答问题,不能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完美复述,而是要把握回答各种问题的思路框架。
(二)专业课面试
1.我该输出什么
(1)方法论构建
尽管面试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输出,但是其知识框架的建构方法与书面表达无异,均要求考生能对知识点准确定位并能够进行延伸联想。
(2)面试的特殊性
首先,面试的设问方式具有特殊性。同学们拿到的题目只是后续一系列提问的开头,且往往偏基础。对于这些基础设问,考生尚且可以凭借初试的经验将之前背诵的知识框架和盘托出。然而面试官往往会根据考生的回答进行进一步提问,并且往往会拓展至其他知识点。例如面试官提问“自认”的基础知识后,可能就会提问自认的限制与民事诉讼中“辩论原则”的关系、提问自认与认诺的区别并要求考生在所给案例中进行辨析等。除此之外,如果考生作答时出现知识上的错误,老师也会针对该错误进行提问,引导考生发现并观察考生能否自我纠正。
其次,针对这些特殊的考核方式,考生可以重点训练所需能力。
考生要锻炼对话能力,即在连贯的对话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会说,更重要的是会倾听。考生需要准确理解主考官的提问和评价,明白考官到底需要考生回答哪一方面的内容,理解自己需要强化哪一方面的论述以解答考官的追问。如果缺乏倾听能力,就会导致考生自说自话、越说越离题,无论考官如何暗示、提示也难以意会,最终变成知识观点的复读机而目将荧之,口将营之,通过复读抱薪救火而事与愿违,让考官觉得自己缺乏学术探讨能力。在复习时,同学们就可以有意锻炼这一能力,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可以自己追问是否理解了特定知识点,该知识点可能与哪些知识点产生联系。除此之外,同学们可以去阅读重点知识点的相关论文。不要满足于他人的总结和概括,至少自己要去理解,甚至自己去归纳。同时,鱼跃复试班群也组织过模拟面试,数次实际演练也让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和可以提升的地方。我的许多经验首先来自于面试的实践。
考生要更加注重表达上的精准。笔试按点给分,是从考生的所有表达中找出正确的观点以给分。而面试中,主考官会认真倾听考生的所有表达以评价考生的专业素养。因此,考生需要对自己给出的所有表达更加精准,从而避免承担过多说明、修正上的“责任”。要做到精准,首先是用词上的精准,这就要求考生熟稔课本、学界上针对常用概念的各种表达。其次,要注意思想表达上的精准。考生要摒弃笔试中培养的摊大饼思维,不能一股脑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不管相关度就全部罗列。语言不比书面,必须在言谈中明确体现思路才能让听者明晰。因此考生作答具体内容前,不妨简单介绍自己的回答思路(但需要注意简练,以免过于偏重形式介绍而过慢引入内容),然后再进行具体知识的回答。
最后,考生要多读论文,积累表达和思路。本人去年复习时结合了鱼跃法学推出的民诉讲义资料,根据其按专题精选的论文进行精读、泛读结合(如下图所示)。首先通读摘要,了解某一知识点下常用的表达和基础背景。其次,针对复杂、重要的问题进行精细化阅读,学习作者论述时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其行为思路。同学们务必做到理解论文观点而切忌囫囵吞枣,只有理解了的观点才能被流畅地表达,否则一知半解的观点很容易与自身的固有认知相悖,从而出现无法应对老师追问而自相矛盾的窘境。
2.我该怎样输出
首先,需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一是要树立表达的信心,可以多做平时训练,用复试真题训练自己能否快速形成腹稿并且顺畅流利地讲出观点。可以找亲近的朋友检查,让朋友发现自己表达上的不足,同时也更好地对面试这一形式脱敏。
其次,考生不必担心讲错,毕竟“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一个问题没有把握甚至不知道从何说起也是可能发生的正常现象。关键是,如何面对无知。考研面试不仅是考查大家的知识储备,还会考查大家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因此,在自身知识储备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可以多展现自己面对不太了解的知识点时的思考方式,以及自身在何种渠道对该问题有过些许了解。总而言之,考生不必不懂装懂毫无根据地编知识,可以谈谈遇到这一问题时的思路,坦然承认自己还需要积累。例如考生可能忘记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和第三人申请再审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从第三人撤销之诉和第三人申请再审本身入手,然后从重要维度比较二者,从而找出关系。换言之,如果忘记了具体表达,不妨展现得出知识的过程,未尝不是能力的体现。
总而言之,大家需要培养良好的心态,法大的老师很和蔼,愿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大家只需要尽情展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即可。同时不必担心自己不会,毕竟学无止境,关键是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热情。
(三)英语面试
1.我该输出什么
民诉专业的英语以生活日常英语为主,各位考生既然能通过英语一的笔试,相信大家的词汇量和掌握句式足以应对英语面试。因此,大家仅需要根据英语面试的考核类型做专项训练和词汇积累即可。笔者去年参考了鱼跃法学推出的英语复试资料,该资料会围绕复试可能讨论的热点话题进行思路、句式上的提示和拓展,方便大家准备英语复试。就笔者而言,复试中遇到的英语试题恰好在资料中出现过,因而有所准备,流利作答。
2.我该怎样输出
建议同学们可以线下找好友练习,一定要克服害羞心理,敢说多说。实际上,英语试题的开放度都很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可以在试题的模拟练习中,考生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另外,同学们不需要过于担心口音问题,只要能够让主考官听懂满足正常交流的需要就不会影响最终分数。
练习时,同学们可以思考什么样的思维路径可以帮助自己有话说。在实践这一思维方式时,哪些句式出现频率高,可以多加积累。
四、写在最后
考研不易,相信经历过初试的你一定深有体会。如今已是考研路的最后一程,相较于初试,复试给予了各位考生与小而美的法大直接接触的机会,也为各位考生提供了更直接地展现自身知识积累和思维涵养的舞台。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各位考生既然已经为了这场考试准备良久,最后关头更是要针对复试特点精准复习,以充分实现自我并取得优异成绩。希望拙文对大家的复试规划有所裨益,祝各位考生复习顺利,一定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