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利用关联数据和规则报好高考志愿
如何合理利用关联数据和规则报好高考志愿
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
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
高考是孩子从学生到未来选择职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孩子走进美好生活、步入另一个生活层面的踏板。高考志愿规划是连接中学与大学的一座桥梁、是纽带,决定孩子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涉及到未来保研、考研、就业等,更需要综合的长远的规划,需要多环节深谋远虑。特别是当下非常“内卷”的时代,往轻了说,“填报失误,枉费了孩子十二年心血”;往重了说,可以说是“一次失败,输掉人生”!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积极地学习高考志愿相关知识,并积极查找相关的报考数据。大多数家长只要认真学习,基本上都能够给孩子报志愿。因为高考报志愿,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仅满足于录取,那么,明白了政策和规则,了解了数据,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了。但是这些年,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家长,学的不是那么透彻,经常一知半解,这样很容易就走入误区,给孩子报考志愿出现一些大的偏差,甚至迫使孩子选择复读。
所以,我们睿明团队利用这节微课,讲一讲,家长在利用往年历史数据和录取规则给孩子报考志愿的时候,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哪些地方容易有坑,是我们应该注意避开的。
今天讲的主要是注意三点:一是利用历史数据切忌“以偏概全”,二是利用历史数据切忌“完全照搬”,三是选择专业的时候注意“留有余地”。好,下面我们正式进入今晚微课的第一部分。
第一点,利用历史数据切忌“以偏概全”
如果我们利用“志愿卡”输入我们的高考分数,“志愿卡”会给你提供出能达到的一些学校,这是一个录取范围,那么这些录取范围内的学校,都是按往年的录取数据整理出来的,如果说在这些提供的学校当中有你喜欢的学校,或者有你想去的学校,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里面筛选自己的院校,志愿方案的大多数学校就会在这里产生。
如果家长问,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学校,我可以给孩子捡个漏,达到一个“低分高就”,或者找到一所更适合孩子的、不在此范围内的隐藏机会的院校呢?这个单从数据上看,一般就不一定能看不到了。因为无论你多少分,家长只能看到一部分学校的历史数据,看不到所有学校的数据。因此,选择出来的学校志愿方案有可能就不是相对最合理、最理想的结果。
另外,每年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根据一些特定的情况,你比如说院校专业的调整、招生人数的变化、招生政策的变化、录取规则的变化、以及进入学校后转专业的政策变化等等,都会影响到学校录取线的上下波动,有的波动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不同的志愿数据卡推荐的精准度会有所不同,这时经验丰富的资深规划师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下面我们以前四年的录取数据为例,给大家看一看。
拿1本为例:理科学校分数线向下波动的学校:
1A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年两年位次差就将近3000位次。
2023年北外在全国23个省的投档线遭遇“寒流”,其中,在山西位次下降了15593位次,(甘肃-30455,山东-25640,四川-10773)。综合原因:院校合并、招生计划、媒体宣传影响等。那么2024年填报的时候,你如何参考?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再如中国政法大学:
20、21年校录取位次也差了近一半。23年校录取分数线与20、21年差不多,位次相差4700多名。
另外复旦、西交、上交等名校都有十几分向下的波动
这种情况还有天津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等。
除了向下波动的学校,那还有,向上波动上升的学校也不少:
如南方医科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工商、浙江工业大学等等。
文科中虽然相对少一些,但仍有如浙江工商、浙江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分数线都向上增加了不少。
二本的学校变动情况会更大,涉及的学校更多。
如果要为孩子填报志愿,就要对每一年具体这些学校的变化产生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比如招生数量、招生专业、总体学校有增减、就业形势、大小年、突发事件影响观念变化等等因素。通过这些分折,对第二年高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合理准确的预判。否则,当机会出现时,也就不会抓住,不会取得超值的录取结果了。
报志愿不是我们完全按照孩子和家长要求去做,作为资深规划师,我们必须要有照见学生真实需求和意愿的能力,充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同时在这个报志愿的过程中,逐渐的调整或引导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去选择,这也是我们做规划时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另外,认真将规划全过程做细做全,重视每一个环节,才能为学生争取到每一个出现的机会(详细请听案例分析)。
第二点,利用历史数据切忌“完全照搬”
历史数据之所以是历史数据,就是他是过去的东西,每个学校往年录取线的形成是当时的情况和学生家长多方博弈的结果,代表不了第二年。我们要研究入取线形成背后的原因,确定明年各个学校波动的方向和可能的幅度,再根据当年年度各方面的变化,对各校入取线进行必要的调整。所以说,我们利用的数据一定是经过调整的数据,而不是对往年的“完全照搬”。
每年高考招生政策变数都很大,无论是招生院校、招生人数、招生专业、或是学校录取线,都会随着当年形势的不同有较大调整和变化,但每种变化,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平行志愿的最风大的险不是入取,而是被调剂。
原来的数据只能代表过去,关键是要判断今年的变化,关键在于你能否辨别变化、抓住机会、为考生创造奇迹,这也考验着每一个家长和志愿规划师。在报考中,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些机会,就会为孩子规划出一个新天地。
规划师决定孩子的未来。那么,在变化中寻找机会,认真对待,抓住一切可能,为孩子规划美好的未来是我们家长和规划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点,利用历史数据,专业上要“留有余地”
随着人们对高考志愿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现在对专业的要求、或者我们孩子学的专业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巨大。这一点从新高考改革,或者从近20、21年高考入取数据变化都能体现出来,就是我们未来的高考一定是专业加院校,而不是现在我们山西的院校加专业。就是说什么情况下我们注重院校,什么情况下我们注重专业,什么情况下我们院校和专业都要注重,这些都要根据给孩子测评的各维度进行匹配,根据孩子的高考分数,相应地进行侧重点的调整。
给孩子制定志愿方案的时候,要看能进到的学校,还要看想去的专业,只有这两点都达到的情况下,才是一个合理的志愿。否则院校进去了,专业非常不理想,或者专业进去了,进院校浪费的分儿比较多,都是不可取的。
每年家长在自己做志愿的时候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很多教训是比较让家长们惊醒的。从最后的录取结果看,什么样的专业最后都能录满,不管是计算机热门儿专业,也不管是林学、草学、生物等专业,最后都得有孩子去上。至于是谁家孩子去上,就要拼报志愿的水平。所以,需要家长们一定要努力学、认真学,争取给孩子报一个好的志愿。
特别是理工科的孩子,虽然我们高考成绩有些不是特别高,选择院校的层次也不是特别高,但是只要我们选对了适合我们的专业方向,那么我们一样在未来大学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芒,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自身特点,找到与孩子匹配度高的学校和专业,孩子才能兴趣浓厚,目标坚定,努力持久,进而才能达到应该达到的每一个理想的人生高度。
如果家长们对高考志愿的学习没有到位,一定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当试验品,不要拿自己惨痛的教训去警示别人。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拿孩子十二年辛苦换来的高考成绩来做不该做的试错,更不该拿自己的错误去换孩子的未来!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一定要在孩子最关键的时刻竭尽全力帮助到,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