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为刑责年龄的降低与否,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情况如何,问202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低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不时进入公众视野,从黑龙江13岁男孩案至湖南衡阳12岁男孩弑母案、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少女案,每一起案件都冲击着公众神经。

更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形势总体趋稳向好,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回升,流动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反弹,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犯罪人数上升。

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表示,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越来越小,犯罪低龄化趋势愈发凸显。

肖胜方建议,调整未成年人刑事年龄起点,从原来14周岁下调至13周岁。代表陈建银也建议下调刑事年龄,拟提交《关于修改未成年人刑事年龄的议案》

“降低到13周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进程。”肖胜方在建议中表示,13周岁的少年基本已经完成小学教育,就读初中,已具备相当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理解其实施行为的性质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得以提高,许多未成年人12岁-13岁就身材高大,大脑发育较快,面貌成熟。

陈建银认为,更低刑事年龄是1979年刑法确立的,当时未成年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降低刑事年龄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建议将完全刑事年龄的起点,由现行刑法的16周岁,调整为14周岁;相对刑事年龄的起点,由现行的14周岁,调整为12周岁,即“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贩卖、放火、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只有降低刑事年龄才能让未成年人感受到法律威严,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她说。

刑责年龄降低与否应基于数据支撑

代表、广州中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从事少年审判工作20余年,她认为刑责年龄的降低与否,必须基于数据支撑,因此建议对涉罪低龄未成年人进行数据分析。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情况如何,主要集中在什么年龄段,什么犯罪类型,后续如何处遇,重新犯罪比例如何,当前公检法司、共青团、门等的统计口径都不统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陈海仪说。

她认为,在数据平台的支撑下,能科学合理分析研判,理性形成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际上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是更成熟了,反而是更混乱了。”陈海仪说,比如网络交友,他可能在网上经历现实生活不可能遇到的事情,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跟不上,他不知道如何做价值判断,也不知道如何做意识形态的过滤。

因此,她认为,要综合考虑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调整刑责年龄不是简单拍脑袋的事,不是看到某个恶性事件,就觉得应该就降到13岁了,还是要慎重考虑。

去年时,方燕还持赞成降低刑责年龄的观点,经过一年调研,她的观点开始转变,“我原有的想法动摇了,为什么?一个就是低龄化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在整个未成年人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客观讲还是不占大多数,不具有普遍性;第二个,这些孩子为什么暴力犯罪?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网络等,带给了这些孩子什么?这些孩子是不是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体缺失的一个恶果?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承担?”

建议1:激活收容教养制度 加强帮教矫正

对刑责年龄是否降低的争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法律对低龄暴力犯罪“无计可施”的窘境,在“一放了之”与“一罚了之”中间存在空白地带。

针对未达到刑事年龄的涉罪未成年人,《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候,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陈海仪表示,责令管教后续没有跟踪、更没有矫治,没有反馈、测评。建立少年司法矫教替代制度,就是在公安机关确定责令管教之后,将他移交给门。

关于矫教方式,参照社区矫正法予以实施,对该部分未成年人进行社区(含居家以及就学)强制矫教,可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并且,一定要让他的父母清楚自己的管教,进行强制亲职教育。明确教育内容和时长,定期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和正确管教。

方燕认为,应该激活收容教养制度。“随着2014年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收容教养制度饱受诟病和争议,在实际运行中日渐式微。收容教养存在缺乏具体法律依据、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和期限不明确等实体问题;审批程序不公开、缺乏救济等程序问题;以及执行场所混乱、执行方式单一等执行问题。”

她建议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继续保留收容教养制度并加以完善,做出立法解释使其具有法律依据,在审理和决定程序上实现司法化,在执行上改变执行方式和统一执行场所,使收容教养制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实践的需要。

在致公的提案中,也提及激活违法涉罪未成年人的专门教育及收容教养机制,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帮教矫正。设置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执行机构,集中资源、因人施矫地开展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类。

建议2:对涉罪未成年人家长进行亲职教育

“未成年人涉罪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更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犯罪学问题。”陈海仪说,所以孩子出问题了,我们更应理解为是一种病,而不是一种罪,所以叫做罪错少年,而不是一种犯罪。

接受采访的代表们都提及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

陈海仪表示,对涉罪未成年人在进行庭前社会调查、心理测评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孩子挺可怜,因为他处于不正常的成长环境中。“你试想一下,一棵树苗,整天不给它浇水,绝不可能长得枝繁叶茂。”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方燕认为,家长要承担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职责。“既然当了父母,就要承担起父母的法定职责,包括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性教育、生命教育等。”

代表、甘肃省律师协会会长尚伦生也表示,家长也要“持证上岗”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家长要进行不同的教育。“家长也要在不同阶段不断学习,这个证也要升级。”

新京报记者 王俊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年龄

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口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此外,各种人口现象,如结婚、生育、求学、就业、迁移、死亡等,都与每个人的年龄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计算年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