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补生活教育短板
▉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别报道
■“防控疫情守护学生成长”系列报道之九
2月28日,党组印发,强调“原则上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按照中小学开学的这“三个基本条件”全国中小学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尚需一段时间。
“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的危机处理。由于学习空间从学校转移到家庭,学习方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以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暴露出来。但同时,居家学习也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大机遇,中小学应利用这次机会补齐短板,推动教育变革走向深入。
补育人短板
调整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谈及学生居家学习面临的困难,不少教师、校长表示现在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全国7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觉性和自律性是影响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37%的学生对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事实上,教书,教有字之书,或者说围绕升学需求地传授知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处;育人,立德树人,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处。而后者,恰恰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
“停课不停学”给我国教育界反思调整教育价值了难得的机遇。居家学习要切实改变过去“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面,建议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协商安排好学生“一日学习计划”开始。
补生活教育短板
调整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有意义的生活是更好的课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强调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要求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但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围绕升学导向、考试大纲、教材教辅运行的局面并没有真正改变,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居家学习为调整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加强基于生活的教育了难得的契机。
一方面,要强化生活教育,将德育、艺术、体育等课程更好地融入生活。研究院调查研究表明,79.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络学习课表与学校课表安排基本一致。笔者主张,“停课不停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要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不能照搬学校课表。例如道德与法治课,可结合疫情防控现实,组织学生开展道德主题和法治问题的探究学习;体育课可与课间活动合并,家校协作安排适宜学生居家锻炼的运动项目,不同时间段可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艺术鉴赏课应调整课程内容顺序,优先安排适合学生居家学习的内容,把需要现场教学的内容放在正式开学后进行。
另一方面,要让教育更好地回归生活。在居家学习课程设计中,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把学生经历的抗疫生活与学科知识联结起来,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体会到知识获得和生活教育的价值。六年级两名学生分别用电脑和手绘方式制作了本次疫情中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的数据,均以柱状统计图表现,并留意每日疫情变化,绘制出疫情发展折线统计图,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预估疫情发展态势,得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终将战胜疫情”的结论。
补实践课短板
调整文化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课程围绕升学考试科目来组织,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处。但这样的课程设置有两个弊端:一是忽视与考试相关度不高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类课程,使文化课学习失去支撑,影响人的综合发展;二是忽视文化课实践教学,割裂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如不少学校的科学教育不重视实验等。
补课程改革短板
调整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多数教师离开考试大纲就不会教学,中小学教育围绕升学考试,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着眼于知识传授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转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就类似于“米”与“炊”的关系—想要有高质量的教学就要重视相应的课程建设。
研究院调查了影响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平台使用和家校支持均与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显著相关。其中,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满意度相关系数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习资源是学生评价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课程改革意识越强的人,越重视围绕培养目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准备材料、组织相应的学生学习活动。大家常常提及的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项目学习等,首先是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这些教学改革就不会真正得到推广应用。
居家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难得的机遇。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教育机构,都在开放课程资源,这为整合利用课程资源,走出过去主要基于教材、教辅的教学改革了重要契机。枣庄实验小学注重学科间融合,设计了一份不一样的假期作业,如“疫情数据我统计”作业,让学生每天了解时事新闻,并用数学统计图的方式记录疫情变化;将古诗词背诵和书法内容整合,让孩子们在背诵古诗词的同时进行书法练习。
补自主学习短板
调整教与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为了快速高效地传授知识,中小学教师占据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非常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教学改革都主张减少和控制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实际就是要调整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浙江省初高中学生线上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前更主要的线上学习方式是直播,纯直播线上教学占比达51.8%,但学生更满意的学习方式则为资源包学习即老师资源、学生自学、不正式上课研究院调查则显示,38.2%的学生认为居家学习期间学生更需要的学习工具是纸质教材和资料,其次是电脑33.9%.1%和电视机9%
上述两项调查说明,线上学习并不一定等同于线上上课,学生居家学习更大的特点是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时间安排的自主性加大。
适应学生居家学习,教师角色也要发生相应变化:一是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单”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二是要做学习资源的供给者,为学生包括课本内容、拓展内容的学习资源清单;三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四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五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点拨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六是要做学生思维活动进阶的搭桥者,为学生设计思维活动单,推进学生思维的可视化。
补团队教学短板
调整个体教学与团队教学的关系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有一个优秀传统是学科教研组制度。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讨课程、教材、教学,把集体智慧为个体力量。但限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以班级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学科教研组制度并没有完全为团队教学优势,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仍然呈现出以教学班为基础的单打独斗状态。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矛盾,互联网技术下的“集体教研,分工教学”制度具有现实性。近年来,在关于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中,笔者提出了学校教育将进入“集智教育”时代的设想。所谓“集智教育”就是放大互联网教育的协作优势,发挥团队集体教育智慧,实施集体教研、协作教学。
补深度学习短板
调整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学生居家学习,家长和教师更担心的就是学习质量。但对比过去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时时控制、学生亦步亦趋的集体学习方式,回到居家个体学习状态,对学生个性何尝不是一种解放!
研究院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近七成(69.4%)学生对居家学习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仅有2.85%的学生持“非常不满意”态度;另一方面,在研究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与更近一次考试成绩排名的关系时,研究院发现成绩越好的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越低。这或许说明,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更适应自主化学习方式,不愿意接受学校班级授课中统一的强制性教学环境;这或许说明,从班级授课的强控制状态转到居家学习的弱控制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解放。
为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中小学要转变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具有性的学习任务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与训练的浅层学习,转向思维建构的深度学习。
这里的关键是改变学生学习任务成果的评价方式。应从过去单一依靠作业反馈、试卷检测的评价方式中走出来,增加学生的问题反馈、思维反馈和作业反馈等评价项。
海南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生命、角色、价值、奉献、友善、集体等主题内容,组织初中一、二年级772名学生结合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提交学习成果。目前,学生已上交492个微作品,有的单独完成,有的两三位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在微中融入了朗诵、唱歌、绘画、手势舞等多样元素,及抗疫中的鲜活事例。
补家庭教育短板
调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常态环境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而在居家学习环境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成了平等的合,家校合作共育是学生居家学习的可靠保障。
研究院调查表明,在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家校支持四个影响居家学习满意度的因素中,学生对家校支持的满意度更高,94.1%的学生对教师履行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85.6%的学生对家长给予的辅导和帮助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且相较于爸爸(78.1%)学生对妈妈(88.9%)的满意度更高。这说明,即使是居家学习,教师仍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仍然有必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在学生居家学习中的作用。
居家学习,对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和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要抢抓机遇,尽快补上家庭教育的短板。一是抓住学生居家学习对家庭教育的强烈需求,聚焦学生居家学习中面临的家庭教育难题,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要融洽亲子关系。三是家校协同安排学生一日学习生活计划。四是建立家校共同体,让家长和教师成为平等的者,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参与学生居家学习的评价工作。包括营造良好的居家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做好一日反思与一日规划、当好教师“助理员”等。五是做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榜样。家长既是学生居家学习的者,也是学生居家学习的大伙伴,必须在作息、娱乐、学习、反思等方面做好表率。
补技术应用短板
调整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
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