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陪娃 家长如何不被“淹没”
特殊超长假期,家长经历着更全面更严峻的陪娃挑战。在相对封闭狭小的环境下,高密度、高频率地相处相伴,一家人的生活作息很难保持规律,一日三餐快要榨干家长的脑细胞,孩子的玩具、图书、各种零碎儿好像怎么都收拾不完……更让人头疼的还有各种陪:陪玩、陪读、陪做手工,陪吃、陪睡、陪看电视,甚至陪玩手机……家长纷纷感慨自己完全被家务和孩子淹没了。目前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在家办公、逐渐忙碌起来,自己的个人空间与陪娃之间的冲突逐渐多了起来,不妨坚持做到“三要两不要”,让自己不被淹没。
不用电视当保姆 不冲孩子发火吼叫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大人一嫌孩子碍事儿,就说:“宝宝你去看动画片吧!”“宝宝你看会儿电视吧!”编剧这么写,除了反映真实的生活,难道是在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好方法吗?当然现实生活中,除了电视,更常成为家长救兵法宝的就是手机了。宝宝想让父母陪他搭积木、给他讲绘本,家长常说的是:“爸爸现在没时间,要不你自己看会儿电视吧!”“妈妈现在正忙呢,要不你看会儿手机?”
孩子过多看电视和手机会损害视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似乎一时没看到孩子眼睛出现什么问题,家长也就麻痹大意地纵容,“就先这么看着吧”。当日积月累,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时,家长就悔之晚矣。
更值得注意的是,宝宝或许会因此获得一种反馈——看电视比搭积木更好,看手机比看书更好;让爸爸妈妈陪我玩、给我读书的时候,他们很烦躁、不高兴;我看电视看手机的时候,他们好像更开心;我看电视看手机的时候,就是爸爸妈妈的乖宝宝——这样的反馈更强化了孩子对电视和手机的依赖。更要命的是,当你忙完,忽然发现孩子看电视或手机停不下来,家长又对孩子一顿唠叨训斥,弄得孩子困惑不解:我究竟做什么是对的?
让宝宝放弃自己原本感兴趣或者正在做的事情而转向电视或手机,表面上看,孩子得到了安抚,家长也得以逃脱,但实际上却破坏了孩子的主动性、专注性和坚持性。主动性,是指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主动自觉发起活动,比如摆弄玩具、画画、看书;专注性,是指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和思考,比如在摆弄玩具的过程中发现玩具的新玩法,比如一边看绘本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或者想象扮演;坚持性,是指孩子持续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抑制冲动、克服困难、不断解决问题的状态,比如搭高塔搭到第5层时候总是要倒下来,他毫不气馁,反复重来,不断调整,坚持把心目中的高塔搭出来。
主动性、专注性和坚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会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益终身。如果孩子兴冲冲地去找父母分享游戏的快乐,向家长发出参与的邀请,却被家长粗暴打断或推给电视,深度学习的机会被无情剥夺,孩子学习的热情稍纵即逝。
被孩子缠得烦了,家长难免会情绪失控冲着孩子吼叫,当时或许会制止孩子的行为,但却导致孩子内心的震动和惧怕。他并不会思考爸爸妈妈为什么生气、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反而只是关注爸爸妈妈发火时的语气和表情,担忧爸爸妈妈不再喜欢自己,从而进一步影响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粗暴的压制和拒绝无助于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处境和感受、反思自身需要和行为的调整,更无助于家长和孩子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挖掘社会关系资源,做好环境调整和情绪管理
平时孩子去幼儿园、家长去上班,彼此在亲子关系之外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完成各自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建构、完善和实现自我认同。超长假期的出现,使得家庭关系占据主要位置,其他社会关系处于被阻碍和压制的状况,不论成人还是孩子,都被迫过度地黏在了一起。父母产生了焦虑感和窒息感,孩子也在不适中煎熬。家长盼着复工,孩子也渐渐想念老师和小朋友了。
所以家长首先要充分用好学校和幼儿园这个资源,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线上活动,与老师和小朋友产生联结,是对亲子互动的有益补充,也有利于开学后他们对入园生活的适应和融入。家长同时也可以寻求各种方式满足成人继续社会化的需求,比如通过在家办公逐渐回归职场找到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找到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价值,关心问候亲戚朋友老同学找到友善与认同的价值。
孩子的天性是玩,游戏是他们的生活,凡是总黏着大人、总闹情绪的孩子,往往是常常感到无聊、缺乏关注又无法持续专注地投入到游戏中的孩子。如果家庭氛围宽松,环境中有丰富充足的开放性玩具材料供孩子探究、想象和创造,如果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游戏足够关注和支持,他是不会时时刻刻去缠着大人的。面对确实让家长抓狂的情况时,要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和沟通。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经说过,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2秒,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控制情绪的走向。孩子捣乱或纠缠时,家长如果任性地吼叫甚至动手,孩子学到的就是发脾气和暴力。家长要明白“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攻击和伤害别人”。
停顿12秒,然后用“我”字句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完,暴怒就会“降温”。比如:“我正在工作,你大吵大叫,我感到非常烦躁。”“我正在开视频会议,你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我什么都听不到了。”“我的计划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我担心今晚可能要熬夜加班了。”
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等重要,家长要冷静下来共情到孩子的需要,比如:“我知道你特别想让我陪你画画,我完成这些工作就可以去陪你了。”“我知道你想让我看你的小汽车跑得有多快,等我把这篇文章写完,我就去看,我还能和你一起比赛!”“我知道你想让我陪你睡觉,你可以选择现在就让爸爸陪,或者我陪你5分钟以后爸爸来陪。”沟通顺畅后,就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合作了。
尊重自己独处的需要,做好计划和安排
亲子陪伴固然重要,但家长要避免陷入过度以孩子为中心、围着孩子转,做不到会心生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个尽职的好家长。但同时,又会因为自我得不到尊重和释放而情绪波动、怨恨不满。其实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有独处的需要。
独处,是屏除繁杂的外在干扰,停在当下,感受自己的身体与觉知,和内心对话联结的状态,能让人获得自我尊重、身心平衡、精神愉悦。当孩子专注地自言自语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或摆弄玩具,或涂鸦,或阅读,或望着窗外发呆,这是他的独处,家长更好不去打扰;家长也可以拥有独处时间,工作、读书、写作、锻炼,在厨房关上门做饭也是一种独处。
这个超长假期,独处显得尤为珍贵和不易。很多妈妈要等家里所有人都睡着了,自己也累得筋疲力尽时,才能迎来短暂的独处时光。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全家人的每日计划,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和节奏,认识到只有互相尊重每个人的节奏,为每个人赢得更多的独处机会,家庭才能有和谐的气氛。
家长要把自己独处的需求写到计划中,并给孩子解释清楚。比如告诉孩子,每天午饭后的两个小时,宝宝要睡觉,妈妈要工作或读书,是不能被打扰的;每天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妈妈要锻炼,这个时候不能缠着妈妈讲故事……还可以鼓励孩子做出自己的独处计划。计划更像是一份协商后的家庭规则,是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同的。家庭计划一旦形成习惯,则人人受益。
当然,更好能在空间环境上为独处提供一定的保障,比如独立的房间、半封闭的阳台、舒适的沙发椅或者床。如果试图在公共区域完成你的工作,那无疑就是在宣告:你们可以随时来打扰我。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05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