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复工,还有员工只收到1500元的月薪,如果一直不工作,你的钱能支撑多久

前段时间,许多创业公司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宣布倒闭。

当许多公司熬过了倒闭,熬过了减员,降薪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前两天就看到一个新闻,说某财富公司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全员战“疫”

宣布在疫情期间所有员工每月有5个工作日无薪休假,同时,三位董事主动降薪为0。

抗疫期间,员工少拿近1/4工资。

这并不是个例,有的公司降薪30%;有的全员工资打3.5折;还有员工只收到1500元的月薪。

干着同样的活,却只能拿不到平时一半的工资,这是不少员工的真实处境。

这个时候,企业有流,个人有存款,就有底气。

俗话说:口中有粮,心中不慌。

但据国内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我们国家共有13.95亿人,却有5.6亿人存款为“零”

截止2019上半年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达77.66万亿元,相当于人均储蓄存款超过5万元以上。

可见,多数家庭的存款并不多,这也意味着,许多家庭抵御突发性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

在网上看到有人问: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能支撑多久?

“我现在卡里的余额只有不到3000块钱,除开每天吃饭的钱,就只剩下房租。如果下个月还不能正常上班,只能找朋友借钱来救急了。”

我每个月信用卡和花呗的账单大概在1万左右。

都是之前买东西分期的,虽然待在家里可以一分钱都不用花,但除了饿不死之外,这些账单我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2月10号发的工资,还完款交完房租之后还剩下3000多,我现在每天都在想下个月该怎么办!

以前真的太蠢了,没想着给自己留点后路,两个月不上班,自己就被打回原形了。

如果一直不工作,更多撑几个月,之后就只能吃土。这是大部分人的答案。

这次疫情,不过是一个“个人存款续航能力”的试金石。

就算没有疫情,生活中类似的打击也从来不含糊。

粥粥是酒店文员,工作了9年,自称是传说中的“积极的废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能一直混下去。

直到2018年,她的奶奶在家中突然病倒,她整个人都傻了,不知所措。

随着奶奶治疗深入,高昂的医药费让家中父母为此整天焦虑奔波。

即便更后尽了一切努力,奶奶还是离开了。

紧接着还没等她缓过神,19年她的母亲又患病倒下。

父亲一夜之间白了头。更后,母亲也没能救回来。

直到此时,她才明白,“佛系”的代价就是,面对变故软弱无力。

可凡事,没有如果。

这次疫情,唤醒了许多人的危机意识。

我有一个30多岁的朋友,平时工作按部就班,不刻意偷奸耍滑,也从不拉帮结派。

但同时,也永远别指望她能够给出任何建设性意见,或者为公司创造什么大的贡献。

因此,她在老板心里,也只能打个及格分。

如果公司业务顺畅,这样的人会有立足之地,但当意外降临时,他们也将是第一批被清退的人。

果不其然,疫情复工后的第一天,朋友就接到老板要裁员的,而她的名字,也赫然在裁员名单上。

经此一事,她终于明白,过去自己偷的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有人说:30岁后发现,更可怕的不是30多岁没结婚,也不是30多了不但没结婚事业上还处在基层,而是30多了不但没结婚、事业处在基层,还吃了生活一记重击。

深以为然。

生活里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而应对变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储备和提高自身的可迁移能力。

美国总统的履历,他做过救生员、学生领袖、播音员、演员、军人、媒体人、政治家…

不是一个天资过人的人,作为播音员,不算出名。

作为演员,二流水平。

作为主持人,后来被《GE剧场》主动放弃。

作为政治家,盟国首脑认为他智商不高、知识有限。

英国的夫人1986年会见后曾评论说:“在他的两耳之间空无一物。”意指没有脑子。

可以说,不是一个拿着一手好牌的天才,但是他却把这手好牌打到了极致。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他的可迁移能力。

细数他的经历你会发现,虽然他做过的工作性质不同,但需要用到的能力却是相同或相通的。

比如,没有当学生领袖时修炼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他很难成为电台体育节目解说员。

没有做解说员时积累的表演经验,在转行做演员时就没那么得心应手,没有做救生员时练就的健壮体格,就难以应征入伍成为军人…

可迁移能力,就是可以允许你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或者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的能力。

比如沟通力、表达力、共情力、观察力、执行力、分析力等等。

这些能力,换到任何一个行业,都能用上,也往往不可或缺。

因为这些能力不同于学习专业知识所掌握的技能。

比如,对汽车结构的了解就是不可迁移的专业知识,医生动手术的技能,维修汽车的技能就是不可迁移的技能。

这些技能或知识内化所形成的能力,只有在原先的环境或岗位上能得到应用,想换一个行业就很难了。

一个35岁的程序员,如果只会写代码,而不会做,但是写代码又达不到高阶架构师的程度,下岗后就很难找到工作。

因为他的个性不如年轻人,公司不愿意雇佣他。

为顺应时代而出现的技能都有过时的可能,比如打字员,而可迁移能力,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技能。

那么,可迁移能力要如何培养呢?

生涯规划师古典打过一个比方:

职业女性育儿几年后重返职场,看起来因为长时间待在家中,不好找工作。

其实,这只是缺乏经验总结,能力提炼而已。

生孩子前后一年,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关系、高难度、多任务团队项目,妈妈正是这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兼项目负责人。

比如说,你迅速读完了一堆育儿书,还自修了发展心理学,这叫快速学习能力。

你需要在一天时间里起床、喂奶、洗衣服、晾衣服、睡午觉、看书、发呆、换尿布、打电话、上网、买菜做饭、洗碗…这叫多任务能力。

你家庭花销,洞悉各种水费电费物业费,精通各大超市的菜市场价格动向,在各种网站比价购买各种婴儿用品,这叫预算与财务。

每天和婆婆就育儿理念方面,做出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又不能撕破脸,还要保护丈夫的面子,这叫高难度多边会谈。

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就是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

生活处处皆能力,生活处处皆学问。

可迁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就是善于观察和总结,并刻意练习,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优势,应用到各种活动中。

具备可迁移能力的人,即便是遇到危机,也有可能化为转机。

2003年疫情的蔓延,让广东和香港地区的企业遭遇了不小的打击。

病毒的肆虐让香港口岸的出入政策收紧,也让顺丰的老板王卫的广深港快递业务出现停滞。

但观察力敏锐的王卫却发现,期间人们对快递的需求空前高涨,很多人不敢出门买东西。

于是,他企图将事业重心转向广东之外的其他城市。

可当时内地的快递行业,已然呈现出“四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百世汇通、韵达的局面,要想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顺丰就必须拿出点锏。

这时候,王卫又发现,时期恰恰也是业的萎靡期,于是便想出了用相对优惠的价格搞架飞机送快递的法子。

那一年,习惯了等快递1周的人,开始知道了顺丰:这是一家主打空运快递的公司,更快隔天就能到,并且全年无休。

自此,顺丰在全国各地声名鹊起。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孕育新的希望。只要我们不断储备自己的可迁移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不断升级。

疫情之下,如果你在家里无所事事,那么看一本好书,学习一项新技能,都可以为自己的能力加码。

无论你现在是20岁、30岁、还是40岁,都要保持学习,永远准备好迎接变化,否则,时代抛弃你,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

共勉。

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能力影响范围的大小,可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根据能力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不同,可将能力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根据能力影响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将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制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