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开家庭教育指导课势在必行

提升家庭教育质量,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全民的努力。其中,师范院校的教育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在高师院校增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指导,宗旨在于为家庭教育提供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老师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与心理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与长远的成长规划。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和家长要密切配合。苏联曾建立家长大学,并让中小学生对家长进行监督。在美国,1897年第一次召开母亲会议,20世纪末诞生“家长教师协会”,60年代中期起,广泛开展《开端教育计划》,家长的参与是其中的关键,政府还拨款资助一些职业技术院校设立家政科,或成立家政师范学校,培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在英国,政府曾下令在中小学设立家政科。

我国也有个别师范院校在教育科学学院或基础教育部开设了“家庭教育学”这门课程。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把面对教科院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家庭教育课发展成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将“家庭教育指导课”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及心理学等专业开设。这些做法都为高师院校增设家庭教育指导课探索了路径。

师范生是未来的老师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教育观,在日后的工作中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家长观,强化自身对家长的专业指导,有利于灵活运用家庭教育艺术与家长高效沟通,提供咨询服务,实现家校合作。从高师院校特色发展的角度来说,家庭教育指导能够拓展高师院校的专业内涵,增加高师院校的专业特色,促进高师院校的专业发展。

高师院校在师范专业开设“家庭教育指导”必修课,课程目标要与师范专业认证相配合,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并以此修订教学大纲。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家庭教育指导”公选课,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指导,使家庭教育知识成为公民的基本常识。

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应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为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模拟家庭教育指导等模块。理论知识应包括孩子、家长的角色定位,家庭氛围、家风、家教、家规的教育作用,不同年龄段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家校合作的作用与方法,社会教育的作用与注意事项。既要进行专题型家庭教育指导训练,如家长会、亲子关系的培育、好习惯养成教育等,也要进行特殊家庭沟通与指导的模拟训练。

除了必备的基本理论之外,“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案例分析为主体,充分利用智慧教学、虚拟技术、在线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音像与文字教材配合使用,结合教育实践,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学方法建议以问题驱动法(PBL)和小组合作探究法为主,通过阶梯层级性问题设计,从基础性问题到渐难性问题,再到拓展性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前导、观察、尾随、濡染、观摩和切磋,实现“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代表性的有杨宝忠的《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缪建东的《家庭教育学》、李洪曾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关颖的《家庭教育社会学》、王乃正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郑春霞的《家庭教育指导》、黄河清的《家庭教育学》等,线上资源有关颖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的同步音频、张耘讲解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与策略》讲座等。这些成果可以给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借鉴,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更好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写教材。

家庭教育指导是交叉学科,涉及多个研究领域。要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方面的专家教授为主,加入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学者,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队伍,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先进、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我国家庭教育的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4日第9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