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教育行为 看清教育要素
母亲重要还是父亲重要?父母重要还是老师重要?圈养好还是散养好?好孩子是夸出来还是打出来的?……这些貌似对立的选择,不仅让父母不知所措,还不时引起专家之间的争吵。
上述角色偏见和理念偏见,应该说是家庭教育领域的两大难题。如果我们能透过教育行为,关注孩子是否获得了成长必需的教育要素,就能看到上述对立的双方往往有着不同的价值。
父母们面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校长》等图书,总是满脸困惑,就像人们讨论营养问题时不知道到底是胡萝卜重要还是菠菜重要。
强调父母都不能缺位家庭教育时,学者们往往会谈到父母自身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父母分别为孩子提供了宏观与微观、粗与细、远与近、外与内、推与拉、刚与柔、动与静、攻与守、放手与照顾等不同属性的影响。如果父母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为什么有的单亲家庭也培养出了健康出色的孩子呢?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大量父母都不缺位却在教育上非常失败的家庭,有的甚至造成孩子伤痕累累、痛不欲生。比如豆瓣网上的“父母皆祸害”小组里数以十万计的“80后”“90后”,自称在原生家庭里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成长过程中由父母双亲共同养育的。
在教育理念上,穷养还是富养,重成绩还是重能力,重知识还是重体验,重刻苦还是重快乐,重批评还是重赏识,重说教还是重引导,重言传还是重身教……很多父母通过不同甚至貌似冲突的路径,都有成功的案例和教育的效果,更让父母和学者们大为不解。
面对上述这些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非此即彼、非得二选一吗?
联想到在营养学领域,人们透过具体的食物看到其内含的营养要素,从而大大促进对健康和疾病的干预和管理。这种分解食物要素,进而在更加微观和本质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家庭教育领域能否借鉴呢?
1616年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给人类带来了“分解”的哲学观念。1759年,英国海军军医林德发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可预防坏血病的物质。1932年美国科学家King和Waugh从柠檬汁中分离出这种物质,即维生素C。
就这样,通过分解观念的出现和不断探索,营养学发现,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摄入的营养要素包括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等七大类。从此,人们看到的不再是胡萝卜和西兰花,而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以及两种维生素的不同的作用。
回到前面的教育选择问题,父母的关爱,安全感,顺利度过敏感期,课堂效率和同学关系,父母的理解和关怀,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适当的挫折、批评等,都是孩子成长所需的教育要素。并非某个施教者(父母或老师等)不可缺少,而是很多教育要素不可缺少。对孩子而言,只要得到了必需的教育要素,孩子在这方面的成长就会顺利完成。
从家庭教育要素的视角看父母在教育中的分工,原来孩子需要的,表面上是父母,本质上却是父母行为背后的教育要素;这些教育要素对孩子的作用不同,却都是必需的。
也就是说,如果妈妈能够为孩子提供两方面的教育要素,那么即使爸爸暂时缺席,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相反,即使父母都在位,但是为孩子提供的教育要素不全面,孩子也会“营养不良”。
在获得方式上,同一要素具有多来源性和可替代性,如原本父亲提供的要素可以由舅舅、干爹、老师替代提供。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是教育要素,而不是提供教育要素的施教者。
透过“家庭教育要素论”去看诸多二选一的教育难题,会发现以前相互冲突的教育路径和方法,其实是二者共存、各有价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成长阶段,按需科学地选择。
资料显示,1992年美国发表了膳食指南和膳食指导“金字塔”,系统指引人们摄入营养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再有,维生素足量即可,并非多多益善。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饮食过量会引起血糖升高等。同理,家庭教育也需要多种要素的搭配,也需要“营养”平衡,某些要素过度了也可能有害。
家庭教育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和业余学习,家长难免以点带面、盲人摸象,甚至人云亦云、僵化模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用方法有时灵有时不灵、人家灵自己不灵。而认识到家庭教育要素的多元性,就可以把家长从固定教育路径中解放出来,树立全局观,把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为孩子提供不同而多样化的教育要素上。
如此看来,原本有角色对立和理念对立的父母和专家,完全可以在“家庭教育要素”这个层面上相容共存,就像盲人摸象的两个人各自把握了真理的一部分而更终走向共识一样,持对立观点的专家学者们不妨偃旗息鼓,互通有无,用营养学的视角审视教育工作,在家庭教育要素论的框架下,广泛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系北京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26日第9版